我從來都不太喜歡吃早餐, 早上胃口不太好, 就算要吃也吃不了很多. 有時間吃個早晨全餐, 我寧願睡多半小時. 反觀暫時的人生, 身邊的人好像總不斷提醒我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, 不吃會中蠱毒化成濃血而死之類. 於是生存在這個概念下, 心裡總認為, 為健康甚麼的不想吃也應該吃. 而且, 不是說不吃早餐容易肥嗎? 為了不想肥過部電單車, 唯有吃吧.
那些內容農場之類, 常見到說減肥是必需要吃早餐的, 不吃反而較肥, 這是研究結果, 不吃早餐會引致癡肥及影響健康, 是有權威性的, 是研究, you know? 你challenge我? 難道你比科學家更利害嗎?
這些權威性的研究, 老實說, 我跟大家一樣, 連紙皮也沒有看過. 所以今天我們就出發看看這些研究. 扣好安全帶, 列車即將由核心外圍駛進核心內圍.
本世紀最大的騙案: 吃早餐比較健康
在2013年的一份paper[3]找出了這幾十年內過百份有關於早餐與癡肥及健康的研究, 發現大部份都是觀察性研究.
所謂觀察性研究, 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找一批人然後觀察他們. 因為觀察到吃早餐的人比較健康, 所以認為吃早餐就會健康.
但是, 常吃早餐的人很多都很健康, 是因為吃了早餐所以健康嗎?
假如, 吃早餐的那組人都習慣上比較早起, 是否也代表了早起比較健康?
那到底, 是因為早起? 還是因為吃了早餐所以健康?
這種研究, 因與果的關係不能確認, 只能作參考. 被引用的研究中, 至少有88個有關研究是觀察性研究.
更甚是, 常被引用的觀察性研究本身的結果不能支持論點. 2002年Wyatt et. al.的這份paper[4]被91份研究引用過. 但這研究是用作觀察用途的, 並沒有指出因果關係.
而在引用了它的91份研究當中, 其中72份用來支持吃早餐比較健康, 原意被扭曲了.
然而又有其他研究引用了錯誤引用了的研究, 最後一發不可收拾.
其實也有很多非觀察性的研究, 研究結果卻是不一. 跟觀察性的那批不一樣, 它們沒有被廣泛提起及引用.
核心的外圍
在另一個範疇, 有一種與早餐無關的研究, 卻意外地否定了要吃早餐才健康.
市面, 有一定數量研究針對斷食/間隔性斷食. 而普遍結果, 似乎是對健康有正面影響. 斷食是否真的健康超出了我能判斷的範疇, 但這件事無疑提出了一個有趣問題: 斷食, 固名思義就是不吃, 不吃當然包括早餐. 如果不吃早餐不健康為何斷食又健康呢?
核心外圍的外圍
所以不吃早餐不代表會肥就是了, 但是人生總是多原化, 是3D的. 除了肥及電單車外應該還會有其他考量.
我自己雖然早上沒有胃口, 但也會迫自己吃. 原因是發現吃了工作能力會較高. 例如, 如果我沒有吃早餐去寫這篇文, 完成的字數就比不上吃了早餐. 工作與用腦, 似乎與食物有關連. 但這次列車無需看研究, 因為你自己找一兩天不吃早餐試試就行. 是自己都可以做到的事.
結論: 魚柳變了, 就不是魚柳包.
研究根本並沒有支持不吃早餐易肥.
所以, 基於研究指不吃早餐易肥, 自然是不正確的.
作家們寫文章時, 會引用了這些研究, 然後讀者再傳播出去. 最後, 父傳子, 子傳孫, 薪火相傳. 形成了一個無人有質疑的一個講法, 成就了這個講了100年, 種種交錯的機緣才能出現的結果, 只能講, 同見鬼一樣, 係要講緣份.
****本篇冷知識****
1. 吃早餐健康是由Lenna F. Cooper B.S.在Good Health[1.5]雜誌提出的, 而該雜誌的編輯正是家樂氏(Kellogg)早餐公司的創辦人Dr. John Harvey Kellogg[1].
所以基本上, 是廣告.
2. 家樂氏去到今天已經是超過100億美金生意額的公司.
3. 提出的時間是在1917年, 離現在剛好講了100年.
4. 很多年前Intermittent Fasting(輕斷食或間歇性斷食)在外國興起, 對健身界有很大影響力, 因為完全打破了: a.一定要吃早餐; 及 b. 一定要少食多餐;這兩個根深柢固的固有思想. 也直接間接影響了學術界去質疑早餐的重要性. 沒有它, 早餐科學的真確性不會被重新檢視, 當然也不會有這一篇.
5. 發展到現在, New York Times, Huffington Post等主流都可以看到關於早餐謬誤的文章, Google "Breakfast myth"能找到超多.
6. 指出研究說xxx的朋友, 十有八九都沒有看過該研究.
7. 近年, 外國流行有叫Morning Routine的, 就是每天早上的既定流程, 通常是看書, 伸展, 冥想之類, 當然也有一個豐富早餐. 其中豐富早餐被認為是提昇工作能力重要一環. 同時, 他們也普遍認為要零晨4,5時是最一流的工作時間.
8. 四大天王年代我是喜歡張學友, 今天最喜歡黎明.
References:
[1] http://www.huffingtonpost.com/2014/10/06/breakfast-most-important-history_n_5910054.html
[1.5] https://books.google.com.hk/books?id=wNo1AQAAMAAJ&q=breakfast&redir_esc=y&hl=en#v=onepage&q=breakfast%20important&f=false
[2] https://www.nytimes.com/2016/05/24/upshot/sorry-theres-nothing-magical-about-breakfast.html
[3] http://ajcn.nutrition.org/content/early/2013/09/04/ajcn.113.064410.full.pdf
[4]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11836452
關於作者:
![]() |
筆者關於筆者 |
私人教練Frank Choi, 自由身健身教練.
開始接觸健身是傳統式鐵館, 成為教練後研究看多了, 韓劇也看多了, 覺得韓星身型才是皇道. 經多年不斷病態研究下, 放棄了傳統式練法, 現專精於用現代運動科學訓練方法去練出Model身型.
擁有6,7間機構認證資格, 是Precision Nutrition香港區三位Level 2教練其中一人, 全職Freelance健身教練.
詳細專業資歷請參考--> 關於健身教練Frank Choi
聯絡方法:
Whatsapp: 6123 2927
Email: hs.choi@mensa.org.hk
Facebook pm我也可以, 詳見下:
更多健身資訊, 歡迎加入我的Facebook專頁~